800小说网 >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 第18章 面对同事,委婉友善切忌口不择言

第18章 面对同事,委婉友善切忌口不择言

800小说网 www.800xiaoshuo.co,最快更新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

    说话讲策略,和同事和谐相处

    身处职场,办公室每天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大事小情。不管你是不是事件的主角,也不管你是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世外闲人”,都需要掌握一些与同事说话的艺术。因为要和这些同事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相处下去,把握了说话的分寸,就在他们心目中塑造一种受欢迎和被欣赏的说话形象和风格。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与同事相处,要讲究分寸。话太少不行,那些少言寡语的人,会被大家看成不合群、孤僻,不善交往,久而久之,你就会被大家所孤立,难于有什么发展。话多了也不行,容易让别人反感,而且也容易让别人误解,认为你是个轻浮、不稳重的人,还容易落下个“乌鸦嘴”的名声。所以说,不多说一句,也不少说一句才是与同事相处最理想的说话分寸。

    心理点拔

    与同事说话把握分寸,有下面这样几条原则:

    1.公私分明

    不管你与同事的私人关系如何,如果涉及公事,你千万不可把你们的私交和公事混为一谈,否则你会把自己置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

    2.注意对方的语言习惯

    我们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必须留意对方的忌讳语,一不留心,脱口而出,最易伤同事间的感情。即使对方知道你不懂得他的忌讳,虽情有可原,但你终究还是冒犯了他,因此,应该特别留心。

    3.不要展示自己的优越

    有些人动不动就提到自己或家人的辉煌业绩和显赫地位,向同事们炫耀,这将造成同事们自尊心的伤害,引起大家的不快,导致对你的厌恶和反感。

    4.尽量和睦相处,不发生正面争吵

    中国人自古便十分强调“人和”的因素,留有“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之类的古训,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无论你在公司、单位或任何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处于怎样的位置,都应该与你的同事团结一致。“内讧”只能使每个人的利益都受到损失。

    比如,当你偶然发现某位跟你十分熟识的同事,竟然在你背后四处散播谣言,数说你的不是和缺点。这时你才猛然觉醒,原来平日的喜眉笑目,完全是对方的表面文章!为此,你可能很想和他大吵一通,揭露他的“恶行”,让其他的同事认清他的真面目。这是万万不能做的。因为大家是同事关系,你若摆出绝交态度,一定吃亏:一则别人以为你主动跟他反目成仇,问题必然出在你身上,这无形中给对方一个借口去伤害你,这样做太不理智了。二则你们同在一个办公室,你总不想成天看见一副冷若冰霜或是怒目而视的面孔吧!对方滔滔不绝或多有冲撞冒犯之时,尽管任其发泄,自己在旁心平气和,处之泰然,尽量以柔和礼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所谓“不打不相识”,同事与同事间往往正是在这种貌似攻势的激烈争执中达到了心灵的沟通和思想观念的交流,反倒越吵越了解,越争越痛快,比起以前的“和平共处”阶段还要互相尊重和信任。更何况你俩还有合作机会,加上上司最不喜欢下属因私事交恶而影响工作。

    5.闲谈时莫论人非

    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就会有闲言碎语。有时,你可能不小心成为“放话”的人;有时,你也可能是别人“攻击”的对象,这些背后闲谈,比如领导喜欢谁、谁最吃得开、谁又有绯闻等,就像噪声一样,影响人的工作情绪,聪明的你要懂得,该说的就勇敢地说,不该说的一定不能乱说。

    某公司从外企挖来一名销售主管,他一上任,公司就给配了专车,月薪也要比其他部门经理高。

    而正是因为这样,这名主管的气焰很高。说话行事都有点儿冲,把十几个人支使得团团转,下属对他不太心服,暗地里总是说他坏话。主管也是明白人,知道下属和他对着干,但他采取的不是和解政策,而是“镇压”方式。每天把每个人完成的工作和成本,即使是用了几张纸、打了多少电话都一一记录下来,作为月底考核标准。这一招够狠,底下的员工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不少人心里仍是不服这种管理办法,但只好在私下里发发牢骚。

    过了一段时间,单位招来一个女文员,待人接物大大方方,一来二去就加入了反对主管的阵营。有时遇同事们在声讨主管,她也会插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这样过了半年,女孩就成了和大家无话不谈的朋友了。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位同事突然得知那个女孩是主管招来的,顿感不妙。但知道得太迟了,到了年终,主管提议销售人员“大换血”,结果8个人被解聘了4个,剩下4个明白过来感慨万千,又自动走掉了两人。剩下的两人现在工作的时候,看着那个漂亮女孩走来走去,一句牢骚话也不敢说了。

    在办公室,同事每天见面的时间最长,谈话内容可能还会涉及工作以外的事情。但我们要知道,尽量不要在背后议论同事或者领导,更要懂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要把握分寸,才能让同事觉得你是个可以信任的人。同时,这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否则很可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与同事说话,我们要懂得一些心理策略,让同事感觉到我们易于相处,这便能在整个说话中掌握主动权。

    说话放低自己,抬高对手令其飘飘然

    身处职场,少不了有竞争对手。有时候,同事间可能为了一个职位而恶语相加。有人可能认为,面对竞争对手,就是要表现自己,让对方退缩。而实际上,人们在被对手贬低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反击的心理。你的打击可能是让对方努力的动力。因此,聪明的职场人在打败竞争对手的时候,常常在说话时放低自己,抬高对手令其飘飘然,让其放松警惕心理,从而为自己增加竞争成功的砝码。

    曹操一个人喝着闷酒,想了半天,请刘备来喝酒聊天。

    曹操跟刘备聊得很开心,问了刘备一个问题:“你说这年头谁是英雄?”

    刘备心里想:“我肯定是英雄,只是现在不得已。”但刘备不敢说,说了,要被曹操宰。刘备想了想,就跟曹操行起了酒令,顾左右言其他。

    绕了半天,曹操有些不耐烦,端起一杯酒喝完说:“别绕了!这年头真正的英雄人物就是你跟我。”

    这时,天上“轰隆”一声打了个巨雷,刘备呆呆地看着曹操,惊得筷子都掉到了地上。曹操不禁问刘备:“怎么啦?”

    刘备赶紧把筷子捡了起来,顺口说了句:“这么大的雷,吓死我了。”老曹哈哈一笑:“大丈夫怎么可以怕雷呢?”刘备赶紧接口:“孔子是圣人,他也怕打雷,别说我了。”

    此时张飞关羽两人怕曹操会杀刘备,闯了进来。见刘备没事,关羽连忙掩饰说自己来舞剑助兴。曹操说:“这又不是鸿门宴。”然后斟酒让他们压惊。后来三人一起出来,刘备说:“我在曹操的地盘上天天种菜,就是要让他知道我胸无大志,没想到刚才曹操竟说我是英雄,吓得我筷子都掉了。又怕曹操生疑,所以我就说自己怕打雷掩饰过去了。”关羽张飞佩服得不得了。

    可以说,放走刘备,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因为曹操已经看出刘备是当时真正的英雄。曹操甚至说了这样的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句话是载入史册的。

    从心理角度说,刘备称自己害怕打雷,是让曹操认为刘备是胸无大志的人,从而放走刘备,为刘备的崛起做了最初的工作。这套心理策略同样可以适用于现代职场,与同事竞争,在说话的时候不可狂妄,要尽量放低自己,让对方感觉到你已经示弱了。很多时候,这会为你的成功提供契机。

    当然,放低姿态,不是低声下气、奉承谄媚。说话时放低姿态是一种艺术。办公室里,竞争有时候是隐性的,尤其是在我们得意之时,与同事说话,要谦和有礼、虚心,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君子风度,淡化别人对你的嫉妒心理,维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姜毕业一年多就提升为业务经理,真了不起,大有前途呀!祝贺你啊!”同一年大学毕业的同事小吴十分钦佩地说。“没什么,没什么,老兄你过奖了。主要是我们这儿水土好,领导和同事们抬举我。”小姜压抑着内心的欣喜,谦虚地回答。小吴虽然也嫉妒小姜被提拔,但见他这么谦虚,也只能是暗地里跟他较劲儿了。

    不难想象,小姜此时如果说什么“凭我的水平和能力早可以提拔了”之类的话,更会引起小吴的嫉妒。身在职场处于优位时,自然是可喜可贺的事。如果别人一奉承,你就马上陶醉而喜形于色,这就会无形中增强别人的嫉妒心理。可见,在办公室里,言谈中多一些谦虚的话,就能有效地减弱同事们的嫉妒心理。

    心理点拔

    那么,我们在与竞争对手说话的时候,怎样说话才能显示自己的低姿态,从而影响到对方的心理呢?

    1.承认对手的能力,为对手叫好

    一位成功人士说:“为竞争对手叫好,并不代表自己就是弱者。为对手叫好,非但不会损伤自尊心,相反还会收获友谊与合作。”同时,这也是一种心理策略,任何人都爱听赞美与肯定的话,我们承认对手的能力,有利于消除对手的戒备心,甚至有利于我们从对手那里获得经验教训从而提高自己,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之后,我们赢得对手就是必然。

    2.放低身份,表现自己的良好修养

    这一点,在与比自己身份低的竞争对手说话时尤为重要。偶尔说一说“我不明白”“我不太清楚”“我没有理解您的意思”“请再说一遍”之类的语言,会使对方觉得你富有人情味,没有架子。相反,趾高气扬,高谈阔论,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容易挫伤别人的自尊心,引起反感,以致他筑起防范的城墙,从而导致自己的被动。

    总之,我们要讲究说话策略,与竞争对手说话,要放低自己,抬高对方来令其飘飘然,放松警惕,而这正可以为我们攒足实力,一举获得成功提供良好的时机!

    常常自嘲打趣,令你赢得职场人气

    在职场中人气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升迁和职场命运。那些会说话、懂得打破沉默、活跃办公室气氛的人往往更能赢得同事的好感,职场人气自然也高。而这些聪明的职场人一般都会借用自嘲这一心理策略。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没有人会拒绝幽默带来的开怀一笑,“幽默一直被人们称为只有聪明人才能驾驭的语言艺术,而自嘲又被称为幽默的最高境界。”如果我们懂得自嘲,会使办公室的氛围很好,同事感到工作轻松,人际关系和睦,工作也有干劲,而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职场人气就上升了。

    我们每个人工作谋生的集体都是一个大家庭,作为家庭成员的同事之间难免产生磕磕碰碰、误会、牢骚,也自然免不了时常遇到尴尬之事。这种情况下,谁是谁非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要有耐心,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伤了与同事的和气。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共事,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旦撕破脸皮,以后要再行交谈、沟通,虽非不可能,但也要颇费周折,好事多磨了!这时,我们不妨采取幽默的语言,取借语言之衣,实取人情之利,何乐而不为?会说话的人不仅能在谈笑间使误解灰飞烟灭,达到自己的最初愿望,而且能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以柔克刚。

    一位厂长在年初的职工代表大会上遭到了一位女工的不断质问,因为她认为自己在上年所报销的医药费实在太少。

    她厉声问道:“去年一年中,厂里在这方面到底为职工花了多少钱?”

    这位厂长说出了一个几十万元的数字。

    “我想我快要晕倒了。”女工说。

    这位厂长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解下了自己的手表和领带,放在桌上说:“在你晕倒之前,请接受这笔投资。”

    于是在场的大多数职工都会心地笑起来。

    那位女工当然并不会晕倒,厂长这个小小的幽默不仅没有让她感到更加气愤和不平,相反倒是使其顿然沉思,进而猛醒,把对厂里和领导的抱怨和不满都化作了理解和同情。后来她成了厂里的骨干。

    这位厂长的自嘲让这位女员工明白,企业很重视满足职工的需要,如果有必要的话,厂长可以牺牲自己,但厂里资金有限也是事实。当对方理解后,所有的抱怨也就消失了,可见,对一句幽默的戏剧性语句和一个幽默的戏剧性行为,其效果远远超过了一份长篇大论的反驳和纠正。

    幽默可以说是生活中最自然的品位,它不仅产生笑料,更是一种修养,一门知识。难以想象一个不懂幽默的人是一个会说话的人,相反,会说话的人都少不了这样一种既简单又困难的风度——自嘲。任何一个成功运用语言达到与同事和解、回敬同事指责、批评的成功范例,或多或少都少不了自嘲的功劳。

    心理点拔

    那身处职场,我们该怎样利用这一心理策略呢?

    1.敢于拿自己的短处“开涮”

    自嘲是缺乏自信者不敢使用的技术,因为它要你自己“损”自己。也就是要拿自身的失误、不足甚至生理缺陷来“开涮”,对丑处、羞处不予遮掩、躲避,反而把它放大、夸张、剖析,然后巧妙地引申发挥、自圆其说,取得一笑。没有豁达、乐观、超脱、调侃的心态和胸怀,是无法做到的。可想而知,自以为是、斤斤计较、尖酸刻薄的人难以望其项背。

    古代有个石学士,一次骑驴不慎摔在地上,一般人一定会不知所措,可这位石学士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亏我是石学士,要是瓦的,还不摔成碎片?”一句妙语,说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自然这石学士也在笑声中免去了难堪。

    2.自嘲不可针对任何人

    的确,自嘲不伤害别人,最为安全。你可用它来活跃谈话气氛,消除紧张;在尴尬中自找台阶,保住面子;在同事面前获得人情味;在特别情形下含沙射影,刺一刺无理取闹的小人。但我们要记住的是,自嘲不可有任何针对性。同事间的交流与沟通过程中,舌头一定要多绕几个弯,切忌妄自尊大,出语伤人。

    抗战胜利后,张大千从上海返回四川老家。行前好友设宴为他饯行,并特邀梅兰芳等人作陪。宴会伊始,大家请张大千坐首座。张说:“梅先生是君子,应坐首座,我是小人,应陪末座。”梅兰芳和众人都不解其意。张大千解释说:“不是有句话‘君子动口,小人动手’吗?梅先生唱戏是动口,我作画是动手,我理该清梅先生首座。”满堂来宾为之大笑,并请他俩并排坐首座。

    张大千自嘲为小人,好似自贬,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既表现了张大千的豁达胸怀,又制造了宽松和谐的交谈氛围。职场中,我们自嘲,也要注意说话分寸,展示自己的大度胸怀。

    有主见的话可令你获得威信与支持

    身处职场,我们在同事中的威信是由自己的言行树立起来的。有时候,我们与同事的谈话不是朋友之间聊天,如果与对方谈了一个小时都没有说出一句有主见的话,那这场交谈就是无效的。

    心理点拔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样说话呢?

    1.注意态度,不可目中无人

    要让同事另眼看待,我们就应该能够提出其他同事尚未发现的问题。言谈举止中要有个人魅力,处处起表率作用。而且还要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环境发挥自己的讲话技巧,切忌态度高傲,目中无人。

    2.放低姿态处理与同事间的不同意见

    一个没有主见、被人左右的人无法得到下属和同事的尊敬与服从。因此,我们在与同事交谈时,应摆出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互相切磋、求同存异的姿态。碰到情况不是忙于下结论,忙于批驳对方,而是以姿态低调,但主导性很强的话说出自己的看法,比如:“你的意见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会怎么样?”“我的想法和你不同,我们可以交换一下意见吗?”“嗯,让我考虑一下,我们可以明天再谈这个问题。”

    这样的话语不失威严而且易于被对方接受。

    3.尽量最后表态

    鉴于中国人有“重点置之于后”的心理,所以我们不能抢着说话,越是最后说话越有权威。

    在与同事谈话时,应该让对方充分地把意见、态度都表明后,自己再说话。让对方先谈,这时主动权在我们这一边,可以从对方的说话中选择弱点追问下去,以帮助对方认识问题,再谈自己的看法,这样易于让对方接受。在对方讲话时自己思考问题,最后决断,后发制人,更能让对方认可我们的说话能力从而信任我们。

    4.注意表达方式

    我们要想在同事中树立威信,除了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说话的方式外,也需要注意表达方法。

    (1)说话要言简意赅、长话短说。句子说得短一些,不仅说起来轻松,听起来省力,吸引力也强。

    (2)说话一定要有条理,要吐字清晰,语速适当。在说话时要坚定而自信,力度要适中,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这样才显示出自己是充满自信和颇有能力的。如果讲话时眼睛不敢正视,会使同事觉得你意志薄弱,容易支配。

    (3)要学会用幽默的风格讲话。幽默的话,易于记忆、又能给人以深刻印象。在工作场合,一般是不适宜开玩笑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说几句玩笑话,恰恰说明我们的特殊地位和身份。

    一次,张主任召集全体人员开会,当时会场比较嘈杂,听众情绪还未安定。张主任这样开头了:“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张飞和关羽参加刘备召开的军机会议,当时大家正交头接耳,刘备无法讲话。张飞说:‘哥,看我的。’于是他用在长坂坡喝退曹军的大嗓门吆喝一声,结果大家并没有安静下来。关羽说:‘小弟,你那手不行,还是看我的。’于是,他便坐在刘备的位子上,捋须凝目,似有所思。这下子大伙儿觉得奇怪,倒安静下来了。其实,这只是个故事,刚才大家交头接耳,现在为什么静下来了?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我今天所要讲的主要内容是……”

    生动贴切的故事,立刻引起了听众的注意,会场很快安静下来了。

    从张主任这番话中我们发现,我们要树立威信,的确需要说一不二,但在气氛严肃时,语言幽默更能带动谈话气氛。

    5.不要害怕承认错误

    有些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为此花费了许多脑筋和时间,其实这都是没有必要的。一个人不可能老是正确的,如果有百分之六十是正确的,而他又能迅速改进其他百分之四十,那他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大多数人尊敬那些直截了当承认错误的人的,这是大人物的特点。

    因此,我们要想在同事中树立威信,让同事产生信任的心理,获得同事的支持,在说话的时候,就一定要讲究策略,用语言影响对方的心理!

    巧妙反驳,让同事欣然接受

    身处职场,我们天天要与同事打交道,每个人的个性、认识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和意见自然也不同。而很多时候,即使意见不一致,也绝不要和同事或者老板争得面红耳赤,就算你认为自己很有道理也不要这么做,因为那对你没好处。那么,我们如何说话,才能正确地表达你的相反意见,同时还能避免跟同事彻底翻脸,把话说到对方心里,让其欣然接受呢?

    心理点拔

    1.多听少说

    当我们发现同事的意见或者方案不妥时,不要急于去争论或者发表不同意见,也不要插嘴。相反,你要鼓励同事把自己的想法完全并且充分表达出来。他们希望你懂得倾听,也同时希望能够得到尊重。如果你总是很快地跟他们争论的话,你可能会听到“你还是没懂我说什么……让我解释给你听”“不跟你说了”这样的话。

    2.善用技巧。

    无论同事的观点正确与否,先肯定是明智的做法。等到和同事站在一条战线的时候,你再去指出不足之处,对方接受起来会容易得多。

    刘波学的是市场营销,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外贸公司当业务助理。刘波的上司是40多岁的业务主管老张,有着丰富的营销经验,由于资历较老,老张总是显得傲气十足,甚至有些骄横跋扈。他经常炫耀自己的辉煌业绩并用鄙夷的口气训斥他人,丝毫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随着科技的发展,老张的有些经验已经过时了。同事们背地里总是抱怨老张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但毕竟老张是老员工,大家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尽量远离他。

    其实,刘波来到单位后也没少遭到老张的训斥。但是刘波暗自琢磨:老张之所以能居功自傲、盛气凌人,是因为他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经验极为丰富,才拥有骄傲的“资本”。尽管他平时在工作上有些做法不对,但要想说服他,并非易事,直接反驳不可取。于是他主动邀请老张吃饭,推杯换盏之时他大力称赞老张多年营销的功绩,并表示一定以老张为榜样,努力向他学习。老张听到这些话心里十分高兴,拍着刘波的肩膀说:“小伙子,你要学的真的很多,以后有什么不明白的多问我,我保证把你培养出来!”刘波听到此话便向其虚心请教拓展业务的方法。而后来,聪明的刘波在和老张学习经验的时候顺便道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老张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很多观点已经过时了,于是,他对刘波连连道谢。

    老张属于职场老手,容易“居功自傲”。很难看到自己的不足。而这些人的心理需要很简单,就是希望别人把他当做功臣来尊重和敬仰。由于这些人是在单位已经工作多年并取得一定成绩的老员工,直接反驳自然是不可取的。刘波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摸准了老张的心理,于是他选择了先向老张请教,这充分满足了老张的自尊心,而后又表达了向老张学习的决心,将之奉为榜样,在请教的过程中再提出自己的意见,高兴之余,老张自然乐意接受。

    赞美他人,拉近彼此间距离

    人人都喜欢被人高看,被人赞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可以说,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人人都爱听赞美的话,因为赞美能激起人们心灵最深处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使其产生美好的心境,而同时,赞美也是人类最高收益的投资,当对方接受了我们赞美之言的时候,也就接受了我们这个人,自然也就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因此,身处职场,我们要赞美他人。当他人都倾心于我们的同时,我们工作环境也就会更加和谐。但赞美同事、领导也并不是无据可循的,没有技巧的赞美,只会有溜须拍马之嫌。

    心理点拔

    那么,我们该怎样说话才能让同事和领导接受我们的赞美呢?

    1.背后赞美

    背后赞扬别人,更让人觉得真诚、甜蜜,更容易让人接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人们更容易相信背后的好话,会更加欣赏那些在背后说自己好话的人。因此背后颂扬别人,比当面赞扬更为有效。如果你想让同事或上司增加对你的好感,就要学会在背后赞扬他们。

    而相反,如果我们当着对方的面称赞他,不仅可能会让对方觉得你虚情假意,还会有谄媚之嫌,可能会招致其他同事的轻蔑。所以,我们不妨背后称赞,你也不必担心这些话被赞扬者听不到,总有一天会传到他耳中的。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他什么爱好都没有,就是每天要底下的那些臣子对自己说一句赞美的话。说赞美的话又不是什么难事,这些大臣每天就变着花样说给国王听。

    刚开始国王倒是很新鲜,每天有那么多的人称赞自己。可是时间一长,国王感觉这些人说的话那么虚伪。当反复听到“您是我们最英明的陛下”“您的伟业将永垂不朽”这些话时,国王都想把大臣拉出去砍了。

    有个聪明的大臣看出了国王的心事,于是想办法来点“新鲜的”,好让国王高兴高兴。

    一天,国王要发布新的政令。这个聪明的大臣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当面称赞国王,而是故意在一旁悄悄地对别人说:“凡是身居高位的人,大多喜欢别人的奉承,只有我们陛下不是这样,他一向对别人的称赞都不放在心里。”

    而此时,国王正好赶到,在门后听到了这些话,心里非常高兴,马上唤来这个大臣说:“好啊,知道我心里想的,还是只有你。”

    很快,这个聪明的大臣被升职了,受到了国王的重用。

    这位大臣采用的就是一反常态的赞美,在背后赞美国王,达到了讨好国王的目的。自然也就得到了国王的重用。

    2.有新意、不落俗套地赞扬

    职场赞美是要讲究一定技巧的,需要掌握一定的分寸,赞美要不落俗套,才会让对方受用。循规蹈矩、墨守陈规的赞美只会让对对方感到毫无新意可言,起不到真正赞美的作用。而假若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挖掘,找到别人未发现的优点,这样说出来的赞美之言才会更显新意和诚意,更会给被夸赞的人留下既美好又深刻的印象。

    3.赞美要真诚

    赞美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而然的善意的行为,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也不需要你赔尽小心。要想我们的赞美之言更显真诚,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不仅赞美别人,要把别人的优点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把语言化成行动,才会让别人信服,别人也更容易帮助你。

    (2)间接赞美。比如,你可以用辩论的观点,让对方说服你,承认自己的优点,比你自己说出更有价值。

    (3)多对周围的人关心。赞美和恭维领导不仅是说好话,还要说好听的话。这不仅是对领导,对周围的同事也要如此,一句关心、嘘寒问暖的话比那些绞尽脑汁的赞美更能打动他。

    职场需要赞美。我们只有掌握赞美的技巧,对对方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让赞美不落俗套,才会真正地让对方受用!